5G时代来临,为什么说获益最大的是工业互联网?
5G时代来临,为什么说获益最大的是工业互联网?+ 查看更多
01
从消费互联网到工业互联网
随着4G网络带来的高速上网服务,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,手机逐渐取代PC成为了互联网的末梢,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,并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智能手机用户。
手机的特点是可以揣在兜里随身携带,并且4G网络覆盖完善随时可达,原先「在线」和「离线」的说法就没有了意义。也就是说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大家都是「实时在线」的。
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,它深刻地改变了人们(尤其是中国人)的生活方式。手机在手,生活无忧,出门可以不带钱,但没了手机就寸步难行。
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升,人口红利趋近结束,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接近饱和状态。
于是,为了寻求新的蓝海,互联网的概念进一步扩展,从「生活方式」向「生产工具」的不断延伸。
这样一来,原先的PC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被被统称为「消费互联网」。
和消费这个词对应的,自然就是生产,因此用于生产的互联网就被称作「工业互联网」。
02
5G+工业互联网?
毕竟普通手机用户要的是网速,所谓的mMTC专注于大连接数,速率低和时延大,在手机上毫无用武之地;那么uRLLC呢?人的反应速度至少就要100毫秒了,5G在手机上要1毫秒的超低时延完全没有意义。
也就是说,5G的大部分应用场景都不是给人用的,理所当然也就不是给消费互联网用的。那给谁用呢?结果显而易见,那就是工业互联网。工业互联网包含多个不同的垂直行业,需求包罗万象,5G要在其中发挥作用,无非是作为网络基础设施,然后借助它高速率,大连接,与超可靠低时延这三项能力,在其上构筑适合的行业应用。
以下是一些5G用于工业互联网的例子:
1、5G+超高清视频:随着技术的发展,超高清视频已经不再局限于监视,录像,回放等传统功能,对视频流的清晰及流畅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2、5G+VR/AR:VR需要超高带宽和时延才能让人虚拟现实的感受更真实,而AR对带宽和时延的要求相对来说宽松一些。AR则融入到了工业制造的交互,营销,设计,采购,生产,物流和服务等多个环节。
3、5G+无人机:工业级无人机可以通过5G进行远程操控,并进行实时高清视频回传,可用于智慧园区的24小时不间歇,无死角的安防,或者恶劣环境下的设备巡检等场景。
4、5G+远程控制:在工业环境中,很多场景不适合人进行作业,比如高位,高空,有毒等恶劣环境,这就需要远程控制。远程控制不但需要超高清视频的回传,还需要极低的时延和可靠性。5G正好可以满足这些方面的要求。
5G+VR/VR,5G+无人机以及5G+机器视觉等应用已进入高速发展期,经济价值逐渐显现,未来将成为5G在工业互联网的主流应用场景。
5G+远程控制等应用涉及工业核心控制环节,目前还处于探索期,还有待进一步的测试验证。实现以上的应用场景需要两个关键技术:5G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。
综上,有了5G对eMBB,mMTC和uRLLC这三大应用场景,网络切片,边缘计算,以及核心网用户面下沉的支持,才能更好地服务工业互联网。
好了,本期的内容就到这里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